又一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全面启动!政策稳步推进,广阔前景可期
点击上方“讯腾智科” 关注我们
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
4月26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主办,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承办的浦东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大会在浦东世博中心举行。当日会上发布了“浦东新区支持工信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若干政策”,释放精准惠企信号,诚邀全球企业共筑卫星互联网产业新高地,共享“星空蓝海”发展机遇。据悉,浦东全面启动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2027年北斗产业应用规模将达100亿元。
前景可期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重要成果,正逐渐深度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北斗规模应用城市试点政策的推进,更是为北斗系统的广泛应用按下了加速键,其带来的影响和前景不容小觑。

政策有力推动,试点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自北斗规模应用城市试点政策实施以来,各地积极响应,众多城市成功入选试点并全力推进相关工作。2024年7月,工信部发布通知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10月首批试点城市名单公布,上海浦东新区、深圳、雄安新区等39个城市入选。这一政策为北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促使各地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特点,积极探索北斗技术在不同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多领域深度融合,产业实践成果斐然
交通领域:上海浦东新区在共享出行领域,6万辆北斗高精定位单车实现亚米级管理,缓解城市“潮汐式用车”压力;武汉道路客货运车辆实现北斗全覆盖,全市公共汽电车北斗应用率达99.3%,约50万辆共享单车也已应用北斗系统,极大地提升了交通管理效率和出行体验,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无人装备领域:浦东的全球首个“北斗智慧港口”部署138台配备北斗高精度定位的自动导引车,成为全球港口低碳化、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彰显了北斗技术在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方面的巨大优势。
汽车领域:上汽集团北斗车载终端已应用超5万台套,支撑车道级导航与数据采集。中海达与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北斗时空智能技术的高精度定位应用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有望推动汽车行业在高精度定位领域的突破,为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船舶领域:“雪龙号”系列科考船通过北斗增强系统,在北极无 GPS 覆盖区域实现米级导航,保障了科考船的航行安全,也为海洋科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大飞机领域:C909完成北斗追踪监视系统改装,实现飞行全程位置监控,C919将搭载北斗主导航系统,抗干扰能力将提升,标志着北斗技术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提升我国航空运输的安全性和自主性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领域:北斗定位系统与农业机械结合,实现农田精准播种、施肥、灌溉等自动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黑龙江、新疆等地的精准农业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农业领域北斗终端出货量超500万台。
公共安全领域:在自然灾害、事故救援等场景中,北斗系统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可在无信号区域实现信息传输,为救援提供支持。同时,北斗定位技术用于警用车辆、人员的定位和调度,提升公安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为社会的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技术融合创新,未来发展空间无限
北斗系统不仅在传统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推动智能化、综合化应用的发展。例如,北斗与5G技术的融合,为物联网、智能城市等应用提供了高精度时空信息,助力实现万物互联和城市的智能化管理。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将进一步提升,为各行业的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服务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拓展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产业规模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北斗导航市场规模达5194.9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1.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在中国市场,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5000亿元,2030年达1.2万亿元。长三角、珠三角、武汉光谷构成三大产业集群,2024年武汉北斗产业规模达6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8.5%。北斗产业链不断完善,涵盖上游基础器件、中游终端设备和下游应用服务,未来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形成庞大的产业生态,推动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

政策持续助力,标准建设护航
国家和地方政府将继续出台政策支持北斗产业发展,推动北斗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同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动北斗标准体系的优化建设,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提升北斗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为北斗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结语
北斗规模应用城市试点政策的推广,只是北斗产业发展征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政策的支持、技术的创新、产业的协同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北斗系统必将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入的层面得到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浦东发布、中研普华研究院